對建築迷來說,國立新美術館是已故日本設計大師黑川紀章的傑作之一,也是東京非常推薦的美術館。最近因為來看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展(請見: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展 是靈魂的束縛?還是解脫?)再度造訪,順便再為大家做個整理。
六本木地區可說是東京時尚藝術代表區域,大約10多年前這一帶經過都市更新,國立新美術館、六本木之丘、21_21 Design Sight等陸續建成,也讓六本木躍身一變為東京藝術重鎮。
2007 年開館的國立新美術館,以玻璃搭配鋼構骨架的曲面設計,和前方草坪的綠意相呼應。藍天下浮雲、綠樹、草地皆被投影到玻璃帷幕上,彷彿都市中的一抹清涼。
不過,建築最美的結構還要從內部觀看。玻璃與鋼構組合,在地板上投影出的光影變化,才是美妙之所在。等候時坐在中庭,發呆看著光影移動,十分迷人。
內部兩個倒錐體結構則善用空間的個聰明設計,能讓一樓大廳可利用空間增加不少。乘坐手扶梯由下往上,更能透過不同視角,觀察建築的美感。此案一出,也立刻得到了包括Good Design、建築協會BSC、芝加哥雅典娜國際建築等大獎的肯定。
倒錐體的上方其實藏有一間米其林星級餐廳,是法國三星名廚Paul Bocuse授權開設的「BRASSERIE PAUL BOCUSE Le Musee」。之前來吃過一次,平日中午就算沒有訂位,錯開尖峰時間吃到的機率其實不低,也成為看展時不用刻意尋找午餐地點的好選項。
日本的名店中午與晚餐價差常常極大,若想吃得精巧,中午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可先試試味道,再決定是否要吃晚上正式餐點。午餐套餐包含湯、主餐、甜點、飲料。麵包提供法國麵包,稱不上特別,抹醬加了一點咖哩,倒是挺提味的。
主餐有魚、肉類料理兩種選擇。幾個朋友大家分別點不同的主餐。牛肉的處理方式沒有非常合我的胃口,倒是旁邊配的義大利麵比較好吃。
綠色的蔬菜寬麵派上番茄醬汁,口感微酸入味。
湯是冷湯,處理得其實不錯,喝起來很滑順。
甜點烤布蕾,裡面加了香草籽,淡淡的甜味搭配咖啡剛剛好。
朋友點的甜點,小蛋糕、冰淇淋等不同組合。冰淇淋無論色澤還是口感,都讓人喜歡,擺盤也經過設計。
餐點有一定水準,但並未太過驚艷,不過在美術館以這樣的價錢享用餐點,整體環境加上氣氛還是讓人覺得舒服。倒是很喜歡餐具的設計,上方都會有Paul Bocuse的代表LOGO,小小的占據一方,呈現精緻的設計感。
館內座椅使用也不馬虎,大量使用了包括丹麥現代主義設計大師Arne Jacobsen 的Egg Chair、SwanChair、Seven Chair 等名椅,讓人連小坐休憩,都能體會大師的工藝之美。尤其覺得一樓側邊的區域非常舒適,常常看到遊客在參觀完美術館後,各自尋找最適合的地方稍作休憩。
至於最後必逛的美術館紀念品區,這裡分別有兩個地方,一是大廳、一是地下室。
店內招牌的紀念品要算是融入美術館LOGO字樣做的各式商品等,簡潔的線條與多彩俐落的顏色,無論作成筆記本還是手拭巾都很適合。
想特別推薦的是TORAFU建築設計事務所所設計,與擅長製作紙類製品的紙的工作所製作的「空氣之器訊息卡片」。造型有點像現在便利商店用來裝熱食的紙提袋,但切割細緻很多,再加上印上各種不同花樣、訊息,可以當成很好的裝飾品。其中以美術館LOGO製作的小籃子,更是首選值得帶回當紀念品,當初設計時還得到DFA銀賞,目前共有黃、藍、綠三種版本。其實,目前也推出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特別版本,有興趣的人前往時也別忘了找看看。
這樣放幾個在家裡當裝飾,是不是很漂亮呢?
想要來一趟跟別人不一樣、很悠閒的日本之旅嗎?日本客製化包團請看
DATA
地址:東京都港区六本木7-22-2
時間:10:00~18:00
門票:依展覽價錢不同
休館日:星期二
交通:
1. 東京Metro地鐵千代田線「乃木坂站」,6號出口直達美術館。
2. 都營大江戶線「六本木站」,7號出口步行約4分鐘。
3. 東京Metro地鐵日比谷線「六本木站」,4a出口步行約5分鐘。
4.都營巴士「六本木站前」下車,步行約7分鐘。「青山殯儀館」下車,步行約5分鐘。
5.港區社區巴士「Chii巴士」赤坂循環路線,「六本木七丁目」下車,步行約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