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的建築,我第一眼看到時就忍不住驚呼:「哇~這是給外星人居住的洞穴吧!」
位於那霸新都心「おもろまち地區」的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是沖繩縣當地頗負盛名的博物館、美術館。白色開孔、造型俐落的建築外觀,既充滿現代感,同時卻有一種宛如洞穴住宅般復古的味道。
其實,這種開孔的建築,在沖繩可以說隨處可見,是沖繩戰後相當流行的建築風格,比較常見的是空心磚,這裡則是一體塑造,再組裝起來。
這種牆面設計,主要是為了適應沖繩的氣候環境,減少風雨、日照的侵襲,材質則是混合了白水泥、琉球石灰岩、砂子、珊瑚等建材。
洞的寬度為20cm,讓光線可以灑落,外牆設計仿效世界遺產-琉球王國的城堡石垣,呈現出略微傾斜的角度。
從正門進入時,外方先是一個白色的平台,然後就是開孔的城牆所建造的迴廊,裡面有類似希臘建築的圓柱,再來則是博物館的戶外展示場。
博物館的戶外展示場有一個類似峇里島的涼亭,和白色巨大充滿現代感的城牆,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彷彿是不同時空的建築,頗具衝突感,但其實這也是沖繩常見的涼亭設計。
再來則有一道城牆,旁邊則是模擬沖繩古早民家的建築。
後方則是美術館的戶外展示場,同樣是開孔式的洞穴建築,但有一整片翠綠的草坪,天氣好時,藍天、綠地、白雲,整個顏色就像沖繩給人的熱情印象,彩度很高,十足飽和,是我最愛的大對比色系,要不是天氣太熱,真的很想好好坐在這發呆。
外面還有兩座現代裝置藝術,同樣給人鮮明的感覺。
內部空間則是挑高的大廳,分為左右兩個場域,左邊為博物館,右邊則是美術館。
中間有許多長柱,代表樹幹,上方利用燈光,製造出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灑落的印象,也和外圍的城牆開孔相呼應。
建築設計是1994年經過公開徵選,當時由石本建築事務所・二基建築設計室設計共同體所提出的方案最後獲得大家青睞。只不過,因為經費短缺,蓋了一半預算喊卡,1997~2001年時還一度停蓋,後來在熱心人士奔走下,好不容易才死灰復燃,但也把原先預算砍了一大半。
我實在看不出有經費不足的感覺,大家看得出來嗎?
我購買了美術館的一日利用券,當天的企畫展是「ジミー大西作品展 挑戰與革新」。
ジミー大西的身分其實頗為傳奇,他原本是吉本興業的搞笑藝人,師匠還是明石家秋刀魚。不過,由於他的繪畫才能很早就展露,岡本太郎(就是創作出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象徵-太陽之塔的藝術家)看到他的作品後大為震撼,還寫信鼓勵他。據說,這就是他後來從演藝圈隱退,決定專心當畫家的原因之一,大家對他是否有印象呢?(圖片取自http://talent.yahoo.co.jp/pf/detail/pp13099)
ジミー大西的作品顏色非常鮮艷,滿版的畫風充滿童趣,這回也展示了許多以沖繩風情為主的插畫,非常值得一看,只不過不能拍,所以放上海報供大家參考。
旁邊的縣民展示館,這回以雕刻作品為主,和沖繩縣立藝術大學共同展出「雕刻的五・七・五」,通往縣民展示館的建築相當有趣,窗框外又架構了不同的空間,加上美術館的紅色,和主建築的白色做對比,我自己很喜歡這一小段廊道的設計。
不過,館內大廳放映的展覽宣傳影像,倒是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ジミー大西的作品,給我的感覺很像洪易,兩者都是滿版、顏色鮮艷,又充滿童趣,我自己很喜歡。(圖片取自Wiki:作者為KENPEI)
洪易的作品大家可能都有看過,在桃園機場就有好幾件。
一樓有一個美術館商店、二樓則是餐廳。
一樓諮詢櫃檯後面還有一間圖書室,裡面除了題供美術相關書籍參考之外,還有電腦可以使用,設備感覺真的很齊全,讓人不禁十分羨慕。
還有一間體驗室,這裡非常好玩,裡面有沖繩當地的食物模型、人體模型、生活器具等,若親子一同前來,肯定會玩瘋吧!
這間位於新都心的博物館・美術館,無論在建築還是展覽上都相當有特色,十分值得一看,非常推薦。有機會來沖繩時,不妨花點時間來看,展覽從2013/7/13~9/1。
基本資料: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
地址:沖縄県那覇市おもろまち3丁目1番1号
電話:098-941-8200
交通:搭乘那霸電車ゆいレール在「おもろまち駅」下車,走路10分
網站:http://www.museums.pref.okinawa.jp/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