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直覺得基隆變化很多,尤其之前參觀「潮藝術」時,覺得相當讓人驚艷。趁著這次舉辦「基隆城市博覽會」再度來到基隆,城市變化的風貌又再度令我震驚訝。
這場盛大的城市博覽會,不僅展現基隆想翻轉城市的印象,更代表這個港都城市的轉變與新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近幾年台灣大型活動中的盛事了。由於活動範圍很大,交通也有點複雜,很多人詢問該如何去?有哪些推薦?為了方便大家規劃行程,先整理一篇攻略給大家參考。
展區分布:
這次活動主要分為四個展區,基本上是這幾年基隆重新整理、翻新、新建設的區域了,對於以城市為主要訴求的博覽會來說,算是一個能讓外界快速認識基隆的很好的機會。
交通接駁:
交通是這次活動中我覺得做得最好的部分了。因為基隆依山傍海,城市開發得早,很多道路不大、單向車道也多,以前自行前往時,來回搭車的地點常會分散在不同道路上,對外地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大型迷宮。這回市府設計了接駁公車,基本上算是非常齊全,涵蓋全部展區,完全不需要傷腦筋該搭哪一班車子。雖不知假日狀況如何,但平日乘坐是相當順暢的。
行程推薦:
因為活動範圍很大共有四區,基本上很難一次看完也會很累,建議若想看完全程,可分成兩天較為輕鬆。另外,建議在前往參觀時,可先到車站北門廣場服務站或主場館索取活動簡介,這樣參觀起來更方便。
一日行程推薦:
由於大部分的人都是從基隆車站出發,建議先以「A國門展區」為主,再前往「B正濱展區」,最後再回到車站。由於所有室內展都是到18:00結束,為了銜接正濱漁港的夜間光雕秀,可趁室內展結束後到夜間光雕秀中間時間去用餐,然後看完光雕秀後再回到車站前方港口看這一區的光雕。
兩日行程推薦:
若時間許可安排兩天的話,第二天可去「C海科展區」、「K沙灣展區」。C區接近八斗子車站,也可從那回去。
心得感想:
整體來說,A、B兩區是最精華、作品最多的地方,列為必看區,海科館因為有部分是原本展覽需要另外付費,活動結束後也還有展,就算擇時拆開來看也應該沒問題。其中K區誠品書店以及A區的太平青鳥書店因為之前就有了,若是已經去過的人,沒時間的話則可先挪後,之後還可以找機會前往,只是可能活動與攤位部分只在展期才有就是了。
重點作品:
A區:國門展區
「主場館」
這次的主場館展場非常大,我居然有一種錯覺,有那麼一點像之前去日本新潟「水與土藝術祭」。同樣是偌大的倉庫,面海的城市,展現城市的過去到未來。
這次有一個作品是比較吸睛的,透過大螢幕的展現,外加現在流行的很炫的投影畫面,展現出基隆未來的印象。
林開郡洋樓:
這棟洋樓興建於1931年,代表曾經的繁華過往。後來因為高架橋樑興建年久失修,一度也被認為很像廢棄的鬼屋。後來市政府成立「老屋偵探社」讓其再生活化,再利用這次活動打開老屋讓人一窺其貌。不過我到時覽時間已過,只能從外面大概略窺一二,希望下次有機會再進去裡面看看。
社區設計館:
這是把之前廢棄的太平國小改造再生的場館,先前就已經有知名的青鳥書店進駐,這回則是再把旁邊的空校舍重新整理變身為展場。大部分的作品是呈現這幾年基隆在社區整合、地方創生等等案例的紀錄。不過,這裡我其實造訪過好幾次了,與其說是展覽,倒比較像是一種多年來的經營成果展。
不過,這回有開放頂樓空間,這倒是首次可以爬上去。這個設計讓人更能登高眺望基隆港,也算是和這回主軸相呼應。
其中有個模型讓人有點好奇,這是一個電梯設施,叫作基隆塔。據現場人員介紹,原來之前要做社區改造時,曾經提過幾個案子,最後居民決定選擇要做電梯,減少他們爬樓梯的辛苦,說完大家都笑了。其實,有時候設計師絞盡腦汁想了很多很炫的設施,但對居民來說實用可能更為重要。目前這座電梯目前已經蓋得差不多了,就在港口對岸,走出展場外面即可看到,可能不久後就會正式啟用了,讓人有點期待實際成果,畢竟是由知名的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來規劃,他的作品一直都很能跟在地與環境做結合,下回想親自去看看。
港口這一區則有較多晚間的光雕秀,以及一個宛如山脊線的作品。
朱銘的「人間系列」也被安置在這裡,有一種象徵起程的感覺。
B區:正濱展區
這是以正濱漁港以及漁會大樓為主的展區,也是已經辦了好幾屆「潮藝術」的基地,我覺得就作品而言,算是相對比較精彩的一區。
潮藝術:
以正濱漁會大樓作為主場館的展覽。佔據中庭的一個大作品,是由陳淑強的製作的「潮來潮往」,利用環保回收的廢棄漁網製作。
其中有幾個展區,把基隆在地美食用平面的方式呈現出來,包括了基隆的炒麵、咖啡店、小吃等,其實相當有趣,甚至把各咖啡店的咖啡豆拿到現場讓大家聞。不過受限於展覽方式,可惜只有平面的展覽,若真能把這些店家請來現場擺攤,應該會是大家更感興趣的。
其中可以名列我最喜歡的作品是這個,把海邊小鎮取鹽的生活方式實際搬到現場。什麼是基隆這個城市的魅力,不就是大海的味道嗎?
屋頂空間這回也開放了,讓人能夠登高眺望正濱漁港。
海派浪漫:
這個無疑一直是比較吸睛的主題,夜晚的光雕秀在彩色屋外牆上演。這回分為好幾個段落,分別展示不同主題。不過,老實說正濱漁港已經舉辦過好幾次的光雕秀了,對我來說倒沒有太多更令人驚奇的部分了。
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這個部份我之前寫過,請大家直接參考:(又老又舊反成新賣點 3大因素翻轉基隆城市印象)
C區:海科展區
這區是以本來海科館的展覽為主軸,就算是展期結束還會繼續維持的。
K區:沙灣展區
主要集中在要塞司令部、官邸、校官眷舍這幾個地方。這區本來誠品快閃店就已經先進駐了,只是這回再把旁邊的沙灘增加了一些裝置藝術。
這次展覽其實企圖心很強,規模也十分盛大,的確值得大家前往參觀,也可以當成基隆城市探索的一種方式,就算未必全部展區都看完,還是能讓人覺得有新鮮感。活動整體來說算是不錯的,但仍有有待改進之處,深入分析部份我想就拆開來下次寫,先把活動紀錄放上來,方便大家在接下來有限的展期中,能先做好行程規劃,選擇自己想要參觀的部分。
行程推薦:
對地方文化有興趣者,歡迎參加社區大學的一日遊活動「城市散步-老屋顏創生藝遊」。
文山社大:每周三
南港社大:每周二
延伸閱讀:[後記]城市博覽會後 基隆即將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