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縣的女川地區,一般人大概很少會特地造訪,會特別前來的我想大概多半是為了想親眼目睹近來由普立茲克獎得主坂茂設計的JR女川車站,沒想到來了之後竟然有出乎意料之外的驚喜。當地的商店街在復興過後,不僅風貌為之丕變且相當時尚,就連港口的海鮮市場,都讓人食指大動。在這吹著海風、逛著特色小店,竟有置身南國的錯覺。
由於復興關係,從到達JR女川站開始就給人煥然一新的氣象。車站是新的,站前廣場也整治得十分舒服。(延伸閱讀:311後重新出發的女川站 不只是車站還是牽起居民情感的溫泉)
一旁是作為居民活動聚集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新整頓後的商店街,名為「SEAPAL-PIER」。兩排木造房子,寬敞的露檯搭配大海,也許因為是311災後重點復興地區,整治後反而帶著點時尚感,也讓以往給人的鄉下小漁村印象完全改觀。
商店街有20幾間店面,餐廳就佔了好幾間,對於特別前來的人來說,可以不費力就找到好吃的料理,是最開心的事。適逢中午用餐時間,女川又盛產海鮮,決定先前往當地主推的海鮮市場看看。
海鮮市場除了觀光客之外,本來就深受當地居民喜愛。市場裡面販賣相當多新鮮漁獲,例如宮城有名的生蠔,這裡的品質與SIZE都相當自豪。生吃與燒烤的各點了一些,新鮮的還是比較鮮甜,不過我覺得北海道的生蠔好像奶味更濃郁一點。
還有一種叫「海鞘」的海鮮,這台灣比較少見,是一種無脊椎動物,吃起來有點像透抽的感覺,是老饕心目中的珍味。這裡除了單吃之外,還有一種把雞蛋塞在裡面一起加入醬油、砂糖等熬煮的「海鞘蛋」吃法,就算冷的都很好吃。
若想購買便當,去年才開幕的マルキチ女川浜めし屋」販賣幾款相當有特色的便當,都是用砂鍋盛裝,吃完還可把鍋子帶回家。(詳情請見官網)
市場最底端更有一間海鮮餐廳「おかせい 女川本店」,店內的招牌就是「女川蓋飯」,其實就是綜合海鮮蓋飯,上面鋪了滿滿的生魚片。它還有出升級版「特選女川蓋飯」,不僅海鮮鋪得更豪氣,還增加了我愛吃的海膽、鮭魚卵,二話不說立刻點這個。我覺得干貝非常好吃,又大好還帶著點甜味,其他各式海鮮也都相當新鮮。附的湯也很大方,是用螃蟹加上味噌下去熬煮。
若不想吃海鮮還可點選牛排,份量也是十分驚人。
填飽肚子後決定到附近商店街逛逛,這裡有幾間店挺有意思的,其中最靠近車站有一間販賣肥皂的小店「三陸石鹸工房KURIYA」,給人非常時尚的感覺。初次看到這裡的肥皂時還以為是零食,因為一顆顆的肥皂做得很小巧、顏色又多,相當可愛,店家也笑稱「很多人都說看起來很好吃呢」。其實,這間店是在311後才開的,主要是一位來自九州的青年,為了支援震災,利用三陸地區豐富的食材開始製作肥皂,所以肥皂種類也相當多,用包括海藻、米糠、蜂蜜、葡萄等各種好吃的食材來製作。若時間足夠的人,現場還有體驗區域,可參加體驗課程。(詳情請見官網)
地震過後,這片廣場已經成為當地人的聚會所。車站前的廣場也成為舉辦活動、觀光、休閒之處。
「みなとまちセラミカ工房」也是一間有販賣磁磚畫以及可以體驗的工房,材料來自西班牙,鮮豔的色彩也讓這裡整個氣氛變得活潑起來。(詳情請見官網)
比較特別的還有一間「Konpo’s Factory」,這是一間當地頗有名氣的瓦楞紙藝術專賣店。這是原本做捆包的工廠「今野梱包株式會社」的直營店。一方面由於企業轉型,希望讓傳統產業往更具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前進,一方面是社長今野英樹本身就對紙箱藝術有興趣,所以震災時也在當地舉辦了瓦楞紙藝術展覽,現在在交流中心也可看到他的作品展覽。(粉絲團)
當然,若對震災有興趣的人,也可到當地市民交流中心走走。設施規畫得非常新穎的活動中心,裡面其實還保留了當時災後的資料照片展示,以及對未來復興的規劃。看完仍然讓人難以忘懷,當初那個巨大的天然災害所造成的影響。還好,女川已經慢慢地復興,若大家有機會來這裡,不妨給當地人加油打氣吧!
延伸閱讀:311後重新出發的女川站 不只是車站還是牽起居民情感的溫泉
SEAPAL-PIER
地址:宮城県牡鹿郡女川町女川浜字大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