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迪化街最近終於有大型書店開幕了,那就是郭怡美書店。熟悉迪化街的人肯定對這個名字不陌生,日本時代郭怡美商行就是當時經營南北貨知名批發商,外牆華麗的仿巴洛克式建築,也是欣賞迪化街名建築的風景之一,更讓人對這間書店的誕生充滿好奇。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來到郭怡美書店的門口時,首先會對其營業時間感到好奇,門上標示的時間是14:0022:00,因為迪化街大部分的商家,大概下午56點就結束營業了,這麼晚還在營業的店家,可以說十分大膽。為了想要一探究竟,當天也和工作人員聊了一下,了解其背後的祕密。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工作人員表示,其實目前書店還在試營運中,老闆想趁這段時間測試一下大家的反應,正式開幕應該會落在12月底左右了。不過,試營運開始後當地的咖啡店老闆,以及住在附近的人在造訪時都興奮表示,迪化街的晚上終於多了一個好去處,讓他們覺得很開心。就像我在晚上來到這裡時,附近其他店家大多也關門了,能在這時候還有書店在營業,讓人覺得格外好奇。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不光是賣書 吸引人走進來閱讀才更重要

書店後方還附設一間咖啡店,就算還未結帳,也可以邊喝咖啡邊閱讀,我很好奇難道不擔心大家不買書嗎?工作人員表示:創辦人郭重興認為現在的書店經營和以往已經大不相同了,以前是希望大家來買書,現在則是要靠辦展覽、講座等活動來吸引人。他曾在受訪問時說過,現在難的不是讓人去買書,而是讓人去閱讀。咖啡店的設置,也是希望增加大眾親近書的機會。

的確,近年來位於大型百貨商場中的書店很多都扮演了吸引人潮的角色,書店中所販賣書的比例也不斷下降,光靠賣書的書店的確很難存活。台灣書店比較少提供可以在還未結帳前就能邊用咖啡邊閱讀的服務,郭怡美書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閱讀環境,也希望大家能夠用心對待書。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至於書店創辦的過程就更充滿故事了,郭怡美商行是日本時期在大稻埕經營海產、穀物、麵粉、糖批發而致富的商人郭烏隆創辦的,郭烏隆也和旁邊「莊義芳商行」的莊輝玉、「怡和泰商行」的陳得貴並稱為大稻埕的「三仙」,當年在大稻埕不僅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還曾擔任臺北貿易商協會評議員、副社長等職位。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老房子說不完的故事與回憶

郭怡美書店的創辦人郭重興本身是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的創辦人,也是郭烏隆的孫子,這棟房子也是自小生活的場域,這裡對他來說是充滿許多舊時回憶的,信手拈來都是滿滿的故事。

原來,郭烏隆的後代因為經商失敗,這棟房子在多年前已被賣掉,在台北市政府的修復計畫後成為現在的模樣。先前這棟建築物也曾是「青鳥居所」所在地,後來受到疫情影響而關門。郭重興因為早就有開書店的打算,在得知這棟房子要出租後,他認為這絕對是命運的安排,也開啟了郭怡美書店的緣分。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在承租這棟建築時本來在迪化街一手打造小藝埕、民藝埕等多家店舖的周奕成也想一起合租,但因為周奕成希望把重心放在餐飲事業,郭重興則希望重心在書店經營,咖啡店只是聊備一格,所以最後乾脆自己獨立租下全棟房子。目前這間前棟三層、後棟兩層的老房子,全都是郭怡美書店在經營。郭重興認為這在迪化街可說是相當難得的大型書店,因為迪化街雖然也有書店,但都是小間的,像這樣這麼大的店面還是沒有的,當然經營上可說也是相當大的挑戰。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整個空間的劃分前棟從一到三樓分別是BookshopLibraryShowroom,後棟則為CafeSalon。工作人員表示,前棟一樓擺放的書籍以台灣為主;二樓則是想和世界接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按照文化區來放,用文化來包裹而非以年代來排序;三樓是藝術設計電影類的書籍,未來更有展覽的規劃。至於後棟一樓是咖啡廳,二樓是餐飲、親子空間,未來也希望在那邊可以舉辦講座活動。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建築部分,這棟建築所在的位置是迪化街以前的中街,建築大約是在1922年代蓋的,有著日本時期相當盛行的仿巴洛克立面華麗裝飾。一樓除了有「郭怡美」商號字樣之外,下方還寫著「海陸物產砂糖麥粉油類卸商」,「卸商」是日文批發商之意,當時經營的就是南北貨批發商。一樓的外觀上就已經清楚告知所販售的商品,這也是當時商家建築立面流行樣貌,二樓以上則是各種花草等圖案裝飾。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這棟建築分為前後棟,也有著大稻埕傳統街屋的格局,兩進中間有天井設置。前棟共有三層,後棟則是兩層。有趣的是來的時候剛好碰上下雨,前後棟有樓梯從中庭互通卻沒有遮棚,所以穿梭其中需要撐傘。突然讓我想起安藤忠雄早年的成名作「住吉的長屋」(延伸閱讀:搭乘阪堺電車一探安藤忠雄成名作-住吉的長屋),屋主要從樓上臥房前往樓下廁所時也是需要撐傘的,真的是一個讓人夠感受季節變化的建築呀!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書店內也保留了之前老房子整修的紀錄與建材。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一二樓間還有一個方形的孔洞,上面用格柵蓋起,其實是保留早年送貨的痕跡,也讓人得以一窺老房子的奧妙。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郭家後代重回祖先的老房子開設書店,不僅能讓人感受到迪化街老建築的魅力,更能重溫繁華之餘濃濃的人文書香味。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一樓以台灣書籍為主,旁邊的樓梯下方做成像似以往擺放各種南北貨的櫃子。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二樓用文化來做區分,引進世界各地的書籍。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三樓以藝術類書籍為主,連燈光設置都有點像在拍戲打光。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也有像小包廂的設計,可以讓人在這安靜翻閱書籍。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後棟一樓為咖啡廳的設計。
[台北。迪化街]郭怡美書店 老屋書香信手拈來皆故事
二樓則有親子書籍區,旁邊座位區日後可舉辦活動使用。

行程推薦:

對地方文化有興趣者,歡迎參加社區大學的一日遊活動「城市散步-老屋顏創生藝遊」。

文山社大:每周三

南港社大:每周二


郭怡美書店

地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2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沁穎 的頭像
    羅沁穎

    蝶的日本美學帶路

    羅沁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