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人真的對新竹很熟悉嗎?這回看了「台灣設計展」,才發現我對新竹其實很陌生。

20201001_151103.JPG

這是我第一次看「台灣設計展」,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原來第三屆了,第一屆在台中、第二屆在屏東,首次在老家新竹舉辦,當然要去看看,花了兩天時間才讓我分批把展區參觀完畢。這回的名稱叫「人來風」,雖然巧妙運用新竹「風城」的名字做諧音,但光從名稱看不出來想表達什麼,進入官網來看看策展理念是這樣寫的:

有別以往地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非典型城市展,

帶大家登入新竹市這個以「設計」導入城市治理的典範城市,

讓設計翻轉城市,連結我們和城市之間的歷史記憶、空間地景和生活體驗!

.............................................................................................

仍然相當模糊,只知道「設計」是主軸。既然從文字看不太出來到底要賣什麼關子,直接到現場去看看吧。

 

用設計掀開老城風華的「舊」面紗

研究了一下活動地圖,活動主要分成兩個區塊,一是「新竹公園」、另一個是「舊城區」,我決定先從「舊城區」逛起。這區域從車站開始到東門城、州圖書館、護城河、老州廳和東門市場、戲院等區,一開始先被護城河周邊的市集人潮吸引,來到州圖書館則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IMG_8272.JPG

原來,這是1923年昭和天皇在還是東宮太子時期,來台訪問時蓋的圖書館,後來被新光人壽買下,一度未開放參觀,後經同意才進行活化再利用,這回配合設計展才開放參觀。觀看影片介紹時,才發現了這段我好陌生的歷史,原來在二戰後有一段時間這裡一直是圖書館,訪談的影片中也可看到許多老一輩的人談當年在這讀書的過程,但我青少年時期在這遊蕩的時候,早就已經沒有開放了,難怪我對這棟建築非常陌生,這回因為設計展的關係,重新讓我認識這段歷史,真的是一大發現。該展區也配合圖書館過往時光,展出與新竹相關的舊時刊物,當時的雜誌封面,其實還挺有設計感的。

20201001_153954.JPG

整個展區也緊扣「閱讀」主題,算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策展設計,這一區讓人印象深刻。

20201001_153325.JPG

范承宗的「讀海」,把線裝書作為展覽主題。

 

IMG_8286.JPG

陶亞倫的「大閱讀」,以VR裝置打造的虛擬閱讀空間。

 

IMG_8326.JPG

霧室+祥業工業+和碩設計「旅行的入口」,挑選幾本不同主題的書籍分享獨特製作與想法。

 

美術館的展區則涵蓋「無邊際想像」和「有邊境生活」兩展區。

IMG_8386.JPG

看官方介紹,「無邊際想像」以重新轉譯城市符號和意象為主題,「有邊境生活」以情境來體驗舊城風景,雖然寫得十分文青,但實際上是把「設計」元素加入過往生活文化中,仍然讓人覺得相當有新鮮感。晚上時館外則有3D光雕點燈。

20201001_170543.JPG

倒是市區中間有一個以米粉為主題做設計的「九降米粉道」,呈現方式很具連結感。把新竹特產-米粉,轉化成一條條白色布條垂掛在半空中,上面寫著米粉的製作方式,不僅布條和米粉形狀相似,呈現方式也很有味道,還能讓人從中了解米粉的製作過程,可說是最讓人驚豔的展覽。

20201001_183102.JPG

再看看老屋的介紹,才發現原來這裡以前叫「新州屋」,建築是1934年蓋的,當時是新竹城的第一間百貨公司,這些舊的歷史對我們來說非常新鮮,都是第一次才知道的故事,藉由這個展一點點挖出我對自己家鄉的認識。

IMG_8498.JPG

整個舊城區的體驗可以說刷新了我的三觀,讓我燃起想去好好了解新竹過往風貌的念頭。由於東西相當豐富,因此第一天我只逛了舊城區,新竹公園則留到第二天再前往參觀。

 

以科技為名的「新」設計

有了前一天的驚喜,第二天我可以說是抱著相當大的期待前往。

這一區基本上是以新竹公園為主,包含動物園、孔廟、體育館、兒童遊戲場。由於新竹以往給人的印象就是新竹園區的高科技城市印象,這回搭配設計展,呈現出科技+設計的元素。

20201002_162239.JPG

比較吸引人的有「終端機」,結合了投影、互動裝置等體驗,其中在場館中利用燈光投影到薄紗的設計相當吸睛,算是本次設計展中最漂亮的場景。

20201002_190819.JPG

20201002_190941.JPG

玻璃工藝博物館中展出的「O循環設計展」,則是以新竹傳統玻璃工藝為主題,把原料的玻璃珠做成讓小朋友可以嬉戲的遊樂區,以及利用玻璃做的自動音樂裝置,也是讓人能夠感受與體驗的區域。

20201002_194342.JPG

「超連結」展則結合網紅,把從過往的科技產品做成展示。

20201002_160701.JPG

20201002_161205.JPG

整區以結合科技為主做策展,只有「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因位於孔廟區,無涉科技,以台日兩邊的教科書作為主題,對比教育、思考、文化上的差異。雖然感覺比較適合放在老城區,但策展主題相當有意思。

其實,這幾年台灣教科書早已參考日本,加入許多圖片與步驟,讓小朋友易於學習,教科書也變得較不枯燥無味,和我們以前幾乎都是文字的教科書相比,可說差別很大,也讓人感受到時代的不同思維。儘管如此,兩邊仍有不少差異,最大差別在日本教科書製作籌備期長達四年,圖片與步驟也更多,呈現出文化的不同。但我們在一些地方性的「翻轉教育」嘗試上,倒是融入不少當地風土人情,經過「設計」的教科書不只變美,內容與形式上也隨著時代不同而轉變,值得一讀。後方展區還準備了便條紙,讓參觀的人可以書寫自己的感想,若大家的意見能作為將來新教科書的設計,其實相當有意義。唯一讓人覺得美中不足的,就是主題叫做「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實際呈現的卻只有台日兩國,很希望能看到全世界更多國家的教科書互相做比較。

20201002_170807.JPG

20201002_171152.JPG

20201002_171516.JPG

 

平行時空下的榮耀與矛盾

這回花了兩天時間看完整個展覽,整體來說覺得相當不錯,包括展區設計、交通規劃、活動手冊等,都十分完整,唯一希望能改進的,大概就是新竹公園幾個展區的排隊問題吧。像體育場、玻璃工藝博物館的大排長龍問題,實際進到展間其實非常空曠,也許主辦單位希望讓大家維持一個比較好的參觀品質,但真心覺得該場地其實還能容納很多人,沒必要限制得如此嚴格。

倒是手冊的設計特別值得讚賞,內頁編排相當有設計感。

20201002_130523.JPG

至於LOGO,一開始看到時還無特別感覺,但在配合旗幟、手冊整體規劃上,有越看越可愛的感覺了。忍不住讓人想到前一陣子日本萬博的LOGO設計,兩個都是有眼睛的小怪物,十分可愛。

a75151bf45f5ebda30025cb6f4eb5281-1-695x700.png

兩個展區中,舊展區尤其令我驚豔。透過這次展覽,讓我有機會認識新竹過往的歷史,未來希望多花點時間好好研究,這座我從小生長的城市陌生的一面。也讓我現在常和朋友說,下回若你來新竹,我可以帶你好好參觀,突然有一種深為新竹人相當驕傲的感覺,這個大概也是以往很少有過的體驗。

畢竟以前對新竹的感覺除了米粉、貢丸之外,就是科學園區所代表的高科技,現在一掃文化沙漠的印象,多了人文、歷史的底蘊,也讓人深感與有榮焉。

只不過,伴隨設計展這回新竹呈現出「新」的一面同時,市區中正為了明年燈會不停地挖路、修建,各種工程不斷在進行,對市民來說,灰塵、拆拆蓋蓋這點,也是每日上演的矛盾日常,只希望能早日揮別這些灰灰土土的日子。

這回設計展,讓北漂新竹人有了想要好好回去認識家鄉的念頭,實在是一大收穫。

行程推薦:

對地方文化有興趣者,歡迎參加社區大學的一日遊活動「城市散步-老屋顏創生藝遊」。

文山社大:每周三

南港社大:每周二

*新竹走讀攝影課*

如果你對新竹有興趣,想更了解新竹相關的過去,或是新竹老城區的故事,我最近和攝影老師-周有煦老師一起推出一個線上課程,裡面包含了新竹相關的介紹,以及旅遊攝影的創意拍法,可以反覆觀看。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選以下連結,裡面也有試聽片段可以參考喔!

「走讀竹塹城市美學:穿越舊時光的旅遊攝影」


台灣設計展在新竹

官網:https://www.designexpo.org.tw/

arrow
arrow

    羅沁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